易谦翔先浮出水面,对水中带路的老龟道:“多谢老龟相送。”老龟摇了摇脑袋,自行去了。
张成宣见易谦翔回来,自然十分惊异,问道:“龙王带走你做什么去了?”
易谦翔道:“龙王说避水珠乃是水族信物,本来是赠予家师的,现在家师已经仙去,龙宫便要收回。”这各种关节,易谦翔一时还想不明白,所以绝对不可能说与外人知道,索性就拿避水珠来说事儿了。
张成宣明明知道易谦翔说的十有八九是假话,但是也想不出什么反驳的理由,只能答道:“原来是这样。谦翔,你去了已经一天了,再过两日,我等便要返回龙虎山,不知你有何打算?”
易谦翔道:“我当在此地守孝百日。”
张成宣道:“也好。”
两日之后,张成宣等人也离开了,给易谦翔留下了一条小船,易谦翔就在此地为师傅守孝。以易谦翔此时的修为,百日不食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易谦翔就每日在此地打坐练功,熟悉那白玉剑的用法,现在白玉剑已经和坎卦合一,具有坎卦的种种特性,易谦翔索性就称其为“坎剑”了。
期间易谦翔也曾进入过几次血雾,想寻找师尊的遗物,却是一无所获,内中鬼哭狼嚎,易谦翔倒是灭了好些鬼怪,也算是提高了一些对敌的经验,法术运转也更熟练了。易谦翔也查看了虚云子的遗物,尽是些法宝丹药符篆之类,包括虚云子那一身用来骗人的行头,易谦翔当时就想,如果自己也有冯青玉那样的易容之术,是否也能出去坑蒙拐骗呢?
不知不觉,百日已满,易谦翔向着血雾拜了四拜,驾着小船,往大陆去了。
易谦翔上岸之后,将小船卖给了渔民,自己却又不知道该何去何从了。自己自幼就是和师傅一起长大,坑蒙拐骗也好,讨斋要饭也好,总有师傅做主,现在师傅没了,自己父母的事情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样,想到父母,易谦翔突然想起虚云子说过,自己的母亲乃是茅山的绿字辈弟子,自己何不去茅山看看,也算是惦念一下自己未曾谋面的母亲。
易谦翔身上的东西虽然不多,但是人参鹿茸之类的灵药还是有一些的,随便卖了几根,便凑够的盘缠,一路向茅山来了。茅山乃是“上清坛尊”,乃是修行界的“第一福地,第八洞天”,茅山因为形似“已”字,故而称之为“句曲山”,西汉茅氏三兄弟在此地飞升之后,这里才改名为茅山。道家称之为“句曲之金陵,是养真之福镜,成神之灵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