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的追查盘问。
除了少数天才,比如张居正是被人故意压了一科,就算如此也是二十来岁就中了进士,点了翰林。
还有杨廷和,杨慎这父子也是典型的少年天才。
这些妖孽之外,普通人二十来岁中秀才,三十来岁中举人,三十多到四十多中进士就算是科举之途相当顺畅了。
何思赞是三十五岁中举人,然后连续入京三次,第三次才中了进士。
虽然进士比举人好考的多,毕竟每年还是有两千多人被涮落榜,连考几次才中的才是正常的状态。
去年中进士后,何思赞在户部观政数月,其后却是被分到礼部授职主事。
这固然是何思赞科名相对靠前的底蕴支撑,但也是和同考官房师翰林院侍读学士袁炜的提拔有关。
袁炜是十七年进士,原本是状元,因言边事粗直率直,被点为第三名,也就是探花。
有此科名,当然是直入翰林。
后来久值西苑,嘉靖皇帝常在半夜递出片纸,令值西苑的阁臣和侍讲侍读翰林们做青词。
除了严嵩,徐阶之外,袁炜的青词也是皇帝最爱。
嘉靖最喜欢的一只猫死了,命阁臣翰林们写诗致奠,众臣茫然之时,袁炜的悼词已经写好,令皇帝十分欢喜。
此次荣王选妃之事,原本是礼部正堂徐部堂挑人,原本众人都以为徐部堂必挑自己夹袋里的人南下,结果最终是挑了何思赞南下。
这个结果乍出来时令人感觉意外,但细细一想,也不意外。
徐部堂行事向来如此,瞻前顾后,不出任何纰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