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告急变请平乱的作法,这一派的文官似乎不以为然,但并没有穷追不放。
而另一派人数较多,则是明显站在李文进这一边。
王府亲军精锐,亲王强悍,均非社稷之福。
相形之下,生苗叛乱不过件不值一提的小事。
李文进有多大罪过,发觉了荣王不轨不臣之心这件事,也是足抵其过!
虽然王府对常德有功,对地方百姓有救命之恩,但在这些文官眼里,这些都是亲王图谋不轨的标准!
按这些人的看法,要么直接削除荣王王爵,加以圈禁,以为天下诸多亲藩之戒。
要么最少也要削除亲军护卫,给王府留下供驱使的宦官和百人以下的护卫就足够了。
至于常德防御,这些官员倒是赞同编选民壮的做法。
不过民壮也是不会给常德卫的武官指挥,而是应该由常德知府和下属各县的知县来控制。
以文官们来看,他们结党没有风险,对国家无害。
他们控制军伍,也对国家无害。
他们控制军官的升迁任用,包括粮食后勤和荣誉,也是对国家无害。
但他们丝毫没有想过,武备废驰,弄到被异族兵临京师城下,地方上到处失火,受苦受难的依旧是普通百姓。
对这些官员来说,礼法至重,然后是压制异端,亲王不必要的武勇和果决勇敢,就象是铁板下钻出来的小草,显得格外的扎眼刺目。
外朝的议论争执,不可能对内阁毫无影响,这也是奏疏已经到了内阁好几天,仍然没有票拟决断的原因所在。
袁炜对这事兴趣并不是真的很大,但他有一种感觉,皇上这两天若是召见,多半会询问常德的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