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大用,还不如厚饷给普通的将士,这些汉子反而更加知恩,善加训练和装备,发挥的能量要比现有的明军体制会强大的多。
戚继光练兵两万多,乃收抗倭过半之功。
朱载墐的打算就是练毡军两万,未必就不能横行南方半壁……
当然这只是朱载墐自己内心的想法,现在荣王府只是按着这位殿下的打算和想法,一步接一步的坚实向前。
对于宁思忠和宁思道等人,还有佃种着王府土地的宁家庄的佃农们来说,现在的光景就只剩下欢喜了。
湖广是一年种两季稻米,早稻六月收,晚稻八月前后收,收了晚稻差不多就是深秋,很快就入冬了。
土地是要养肥力的,并非所有地适合种稻,能种稻米的只有水田,水稻产量稳定,价格也较为稳定,湖广地方自己吃米为主,还将大量稻米卖到江南和浙江,河南部分地方也在荆州买米,还有四川,湖广熟,天下足,这可不是说笑的话。
宁家庄这里全部是种两季稻,不种别的作物。
少量的好田用来种菜,可以换些零用钱,也可以丰富自家的饭桌。
这个时候虽然忙碌,人们脸上却是没有什么愁苦或辛劳带来的压力,只有欢欣气色,那是发自内心的欢喜。
宁家诸兄弟到了毡军百户厅登记入册,算是完成了集训,由书吏再向王府的相关诸司上报记录档案。
哪怕宁思忠此前是毡军百户,现在也成了仪卫亲军,这些手续该怎么做还要怎么做。
荣王殿下对下头的人很仁厚,但该讲规矩时,也是绝不通融……
众人脸上都是轻松的笑意,不管怎样,这一次真是衣锦还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