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头没脑地向奔跑几步,就一头撞在了洞底的石壁上。忍着额上的疼痛,抬手摸着潮湿的洞壁,凭借儿时残留的记忆寻找着方位。好在很快就摸到了那个小洞口。这是一处常见的天然溶洞,洞口不规则,洞壁却还算光滑。她没时间考虑这个洞是不是有很多年没有人进来过,里面会不会藏着毒虫野兽,就一头钻了进去,将绿鳞挣扎嘶叫的声音甩在身后。进去以后才发现洞内比她记忆中的要狭窄。但片刻之后就明白了:不是洞变狭窄了,是她长大了。
洞内依旧漆黑,有不明虫类被惊扰,惊慌逃蹿,麻痒地爬过她的手背。她咬着嘴唇,强行忍下尖叫的冲动,从胸前的包里摸出手电筒打开。手电的强光瞬间在黑暗中挖出一条光的隧道,虫类纷纷逃跑避让。
这道洞穴也就有半米高,别说站立行走,连跪地爬行也抬不起头来。而且洞穴不是笔直的,盘转曲折,时上时下。里面的情景唤起了她童年的记忆,小时候,她跟小伙伴曾提着灯来探过险。她手扒着地上的突出的圆滑石乳,熟门熟路地向前爬行。
大约爬了有一公里远,前方似乎是出口了。她关了手电,眼睛适应了一下黑暗,果然看到有隐约的光透进来。她没有急着钻出去,而是伏在原地,镇定了一会。这条通道通向的地方,只是在小时候进瀑布后面的圆洞玩时,无意中发现的。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她绝不会选择这样一条逃跑路线。前方那个去处,在她的记忆中已然一片模糊,只记得无比阴森恐怖,却完全记不清细节。这里是她童年的噩梦。那次误闯,大概是被惊吓到了,昏迷在地。被族人找到后带回去,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人事不省,一年后才慢慢好起来。
这一次为了逃生,再次来到这里。她相信小时候人小胆弱,突然闯进去,只是被阴森的环境吓到了。如今有了心理准备,不会有什么问题。给自己鼓了鼓勇气,才继续向前爬去。
她没有开手电。生怕强光会惊扰到这里沉睡的不明物。出口是一道石墙的裂缝。从裂缝钻出去,是一个数百平米的极宽敞的地下空间。墙壁上镶嵌了许多长明灯,如豆的青白火焰散发出微光,上一次进来时这些长明灯就亮着,这许多年过去了,居然一盏也没有熄。
她从裂缝钻出去,借着微光,抬眼看去。随着目光的移动,记忆寸寸苏醒。如同很久以看过一本书,把内容忘记了。重新再读时,每个句子又都是熟悉的。
阴沉的地下空间的四壁上,绘着彩色的壁画。因为年代久远,壁画的颜色泛旧了,地上也积着厚厚的灰尘。空间的最中间,静静耸立着一座九层青砖塔。
死一般的寂静。
她认得这里。
她记起了这个地方。
从缝隙中钻出的那一刻,她难以控制自己的意念,不自觉地,仿佛又变成了当年那个十岁的小女孩。像当年一样,沿着墙壁慢慢走,把那壁画一幅幅看过去。壁画像一部连环画,一幅幅的,串联起一个传奇的故事。
头两幅画就像《聊斋志异》的插图,唯美奇幻。画中的主角,是一只赤色狐狸。她生有九条尾巴,狡黠的眼睛,纤长的腰身。后来,她修炼成人形,一个艳绝天下的女子模样。看到这里,瓶笙盯着狐妖的脸看了一会儿。这张脸很上去很熟悉,在哪里见过呢?
因为急于看后面的画,也没有细想,继续看了下去。接下来的画中,表达的内容难以理解起来。不知为什么,她被很多人追杀。追杀者的形象,有的如神般高贵,有的如妖般凶怖,有的鬼般阴森。后来,她投入了一个男子的怀抱,寻求庇护。狐妖看向男子的眼神充满了信任和依赖。
最后一幅图,却是男子将利器刺入狐妖胸口的画面。濒死的狐妖的脸上,神情木然。
信任和背叛。
瓶笙站在这个悲剧的故事结局前,心中充满了悲怆。虽然故事情节并不连贯看不太懂,但狐妖的结局让人同情。唏嘘之际,忽然感觉脸上湿凉。抬手摸了一把,竟是满脸的泪水。
她感觉十分诧异。这故事悲归悲,但也不至于让自己动情到这种地步吧,怎么不知不觉就哭成这样了?
背后忽然有森凉的感觉。她猛地回头。
身后却是空荡无人。只有孤零零伫立不语的青砖古塔。尘封的记忆又显露出了一点。当年,小小的她也是站在这个位置,回头看着藏在地底的古塔,莫名惊心。
九层古塔的每一层,都有窄小的窗,窗内黑洞洞的,似乎有幽凉的目光在那黑处跟她对视,她却完全看不见对方。她忽然有种强烈的冲动,想到进到塔里去。明明心中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