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妥当,倾婳顶着沉重的凤冠,拿过孔雀扇子,走出闺房。
丫鬟排成一排,每人手持一把扇子,交叠在一起。
总共八面扇子,走在倾婳的前面。
倾婳由着身边的侍女琉璃搀扶着,在众人注视的目光下走向正厅。
拜别父亲。
看着从小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女儿,今日便要出阁。
顾思行心中翻搅着五味杂陈,慈爱的目光中闪烁着泪光。
“以后在婆家,两口子凡事有商有量,互敬互爱才能走得长远,凡事不必忍气吞声,做好自己。”
看着父亲两鬓斑白,倾婳心中骤然一酸,强忍夺眶而出的泪水,“谨记教诲,阿爹保重。”
这只是短暂的分别,以后还有见面的时候。
喜娘在一旁高唱,“二姑娘出阁。”
倾婳不再去看父亲复杂的神色。
再看下去,她会忍不住要哭出来。
当倾婳转身的时候,父亲却唤住了她。
她驻足片刻,回眸望着父亲,只见父亲双眼泛红,泪光闪烁。
“婳儿,多保重啊,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倾婳忍住心中强烈的不舍,强自挤出一抹笑意,“阿爹,我只是出嫁,并不是一去不回,以后还有朝夕相处的时候。”
顾思行别过头去,眼前一片温热,“去吧,耽误了及吉时,反而不好。”
倾婳两步一回头的,看着父亲背影在视线中渐渐消失。
浩浩荡荡的仪仗队,经过汴京城,百姓们多议论纷纷。
能出得起十里红妆的,就只有顾家的两位姑娘。
顾大人没有儿子,将所有的产业都给两位女儿置办了嫁妆。
男方三媒六聘,女方十里红妆。
这才是门当户对。
倾婳听着这样的议论声,心中却是感慨。
傍晚时分的时候,倾婳上了船。
船舱里,琉璃将倾婳头上的凤冠取下。
她揉着酸痛的脖子,换了一身衣裳,顿时感觉浑身轻松。
倾婳走出船舱,江上的晚风清清凉凉。
琉璃搬来凳子,她坐下,总是忍不住的想笑,
原来嫁给自己心爱之人,是那样的欢喜。
后面十几只船只,都是她所带的嫁妆,跟在大船后面。
夜空中悬着一轮明月。
倾婳看得痴迷。
不知道此时的闫沛笙,是否在和她看着同样的月色。
思念着彼此呢。
琉璃从小在倾婳身边服侍,自然了解倾婳。
“姑娘这是思念陛下?”
倾婳瞟了琉璃一眼,“我哪有,只是我能顺利的嫁给他,有点感慨罢了。”
琉璃心思通透,自然明白,“希望能平安地抵达云国,奴婢是害怕,姑娘带着那么多的嫁妆,会引来山贼。”
倾婳看了看周遭,琉璃所言不无道理。
她确实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