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都被他盯得不自在,犹豫了一会,只好喃喃抱怨的答应。
但出自于颜良之口,却给了许攸深深的震撼。
刘辟只得从旁又劝,但劝了半天,那龚都就是不从,且还叫嚷着,若是颜良坚持如此,他就带着他的兵马拍屁股走人。
刘辟从旁附合道。
天下的诸侯武将不计其数,大多数人只是为了一己的私念在打打杀杀,能够真真想到百姓者寥寥无几。
不料那龚都一听,却不高兴道:“破城掠取所需,这是咱黄巾军向来的规矩,颜将军你不让兄弟拿百姓东西,兄弟哪有热情为将军卖命。”
颜良点了点头,缓缓道:“这头一件事,请两位下令所部立刻停止扰民,不可再妄动百姓一针一线。”
刘辟忙道:“请将军尽管下令。”
悟明了这个道理,颜良将手中的钢刀,握得更紧。
而且那六七千青壮战力,皆也素质参差不齐,大部分人别说是甲胄,手中甚至连件像样的兵器都没有,所用的武器不过是削尖的木棒而已。
“这个刘辟倒是有些见识,算是个人才,可以为我所用。”
“刘将军哪里话,都是自家人,客气什么。”颜良拱手还礼,比较客气。
颜良这话方一开口,旁边的许攸就微微点头,暗赞他举措可取。
刘、龚二人遂陪同颜良进入太守府。
只是眼下用人之际,颜良初到汝南,立足未稳,不便妄动这班地头蛇,遂将杀机暂时隐忍。
看到眼前景象,颜良意识到,群雄争霸,最受苦难的,却都是那些最下层的百姓。
欲行仁义,必须先行暴力。
大敌当前,若惹得民怨沸腾,内部生乱,又如何能全力抗拒外敌。
袁绍发兵南下,中原震动,这些黄巾余众们趁着曹操无暇南顾时,趁势从群山中杀出,打着响应袁绍的旗号,四处攻掠。
颜良心中暗笑。
“那当然不是,颜将军有令,我自会带着手下弟兄上阵,可要我把兵马交给别人却不行。”龚都态度也很坚决,偏不肯交出兵权。
听着民房中传出的哭声,颜良心中有些泛酸。
颜良同样知道,没有实力,妄谈仁义,那是在自取灭亡。
“汝南乃富庶之地,堂堂治所安城,怎会如此破落?”
骑马徐徐步向安城东门,一路上,看着大道旁凌乱的黄巾营寨,许攸不断的摇头说着风凉话。
颜良也就不推辞,大大方方的跪坐下来,周仓侍立在一侧,许攸则陪坐于旁。
颜良借着袁绍之名对他二人加以抚慰,那二将则表示对袁绍的忠心,坚决听从颜良的调遣。
颜良剑眉暗凝,眼中立时闪过一丝杀机。
“就凭这样一群草寇,想要威胁许都,我看难啊……”
颜良抵达安城时,这座治所内外已聚集近数万多黄巾军,汝南黄巾的首领龚都和刘辟也在其中。
舞干戚以济世,这才是真正的仁义之君。
因是汝南一带多山,当年曹操破汝南黄巾后,不少黄巾余党就逃进了山中落草为寇。
沉浸在思考中的颜良,并没有觉察到许攸的眼神变化,原本只想争霸的他,心里忽然又产生了另一个信念:
自从来到这个时代,颜良一直盘算着称霸称雄,逐鹿天下,把当初在办公室受的委屈,狠狠的发泄出来。
由此可见,刘辟虽然出身不好,却也心怀肝胆忠义。
刘表、孔融、刘璋……这些人看起来够仁义吧,他们的仁义却招至外敌入侵,使辖下子民陷于水深火热。
刘辟迟疑了一下,依旧听令。
“怎么,难道龚将军你不想听本将调遣不成?”颜良语气冷肃,手已悄然按住了剑柄。
此言若是出自于袁绍、曹操,又或者刘备口中,许攸一点都不会奇怪。
汝南又是袁氏老家,当地不少豪强都心向袁绍,纷纷暗中联合黄巾军。
马蹄声响起,数骑迎面而来。
令颜良感到意外的是,这伙黄巾军号称数万,声势浩大,但实际上能战者却不过六七千人而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