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山下白军的篝火,"不能让他们追着主力打。"
老周还要争辩,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密集的枪声。卫国抓起望远镜一看,白军营地后方竟然乱成一团!
"是我们的援军?"老周惊喜地问。
卫国摇头,镜片里,袭击白军的是一支穿着杂色服装的队伍,看战术动作不像正规军。
"是游击队!"卫国突然认出了领头那个挥舞双枪的身影——是当年在安平县并肩作战的游击队长老杨!
机会难得,卫国立刻组织剩余兵力发起反冲击。两相夹击之下,白军连夜后撤了五里地。当满脸硝烟的老杨出现在面前时,卫国激动地给了他一拳。
"你小子还没死啊!"老杨哈哈大笑,"听说你们在这顶着第七师打,我带了三百多号乡亲来帮忙!"
卫国这才注意到,游击队里不少是拿着土枪的农民,甚至还有扛着锄头的半大孩子。他的喉咙突然哽住了。
"乡亲们..."卫国向人群敬了个标准的军礼,"青石岭不会丢!"
当夜,卫国重新调整防御。游击队熟悉地形,带着战士们连夜挖了几条隐蔽的交通壕,还在白军可能进攻的路线上埋设了简易陷阱。老杨更是贡献了个妙计——把鞭炮放在铁桶里点燃,远听像机枪射击,能迷惑敌人。
第二天拂晓,白军果然卷土重来。这次他们改变了主攻方向,企图从侧翼包抄。但早有准备的卫国故意放他们进入埋伏圈,然后突然开火。游击队的土办法也奏效了,白军误判我军火力配置,进攻再次受挫。
战斗持续到正午,白军发起了最猛烈的攻势。炮弹像雨点般砸向山头,两个连的白军士兵在督战队的威逼下发起集团冲锋。卫国的右臂被弹片划伤,仍坚持在一线指挥。
"上刺刀!"当敌人冲到阵地前时,卫国第一个跃出战壕。
惨烈的白刃战开始了。卫国用手枪打倒两个敌人,子弹打光后就抡起枪托猛砸。一个高大的白军军官挥刀向他劈来,卫国侧身闪避,反手一枪托砸在对方太阳穴上。
就在防线即将崩溃的危急时刻,东面突然响起嘹亮的冲锋号!卫国抬头望去,只见一队骑兵如旋风般冲入敌阵,马刀在阳光下闪着寒光。
"是纵队骑兵团!"有战士欢呼起来。
援军的到来彻底扭转了战局。白军腹背受敌,很快溃不成军。当太阳西斜时,青石岭上飘起了红旗。卫国瘫坐在战壕里,这才发现自己的军装己经被鲜血浸透。
"卫营长!"骑兵团长飞身下马,"李司令让我告诉你,主力己经安全转移,你们任务完成了!"
卫国想站起来敬礼,却眼前一黑栽倒在地。昏迷前最后看到的,是老杨和游击队员们抬着担架飞奔而来的身影...
当卫国再次醒来时,己经躺在后方的野战医院。洁白的屋顶上有个破洞,一束阳光斜斜地照在窗前。他想撑起身子,却发现全身缠满了绷带。
"别动!"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卫国转头,看见小芳端着药盘站在床边,她穿着白大褂,锁骨处的凤凰印记被衣领遮得严严实实。
"你怎么在这?"卫国惊讶地问。自从抗战胜利后,小芳就去了后方医学院进修,两人己经一年多没见了。
"听说青石岭打得惨,我主动要求来前线。"小芳检查着他的伤口,手指微微发抖,"你差点就没命了知道吗?失血过多,伤口感染..."
卫国这才注意到她眼下的青黑,显然熬了好几夜。他想说点什么,帐篷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卫国呢?老子来看他了!"大嗓门穿透帆布,接着李云飞高大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比上次见面更瘦了,但精神矍铄,腰间还是别着那把驳壳枪。
"司令!"卫国挣扎着想坐起来。
李云飞三步并作两步上前按住他:"躺着别动!好小子,青石岭这一仗打得好!纵队党委决定给你记大功一次!"
卫国摇摇头:"功劳是战士们的...全营牺牲了三分之二..."
李云飞脸色一肃:"他们都是好样的。不过现在有个更重要的任务交给你。"他凑近低声说,"大梁城的地下党送来情报,白军要在那里搞'坚壁清野',我们必须抢先解放这座城市。"
"什么时候行动?"卫国立刻来了精神。
"等你伤好。"李云飞拍拍他的肩膀,"组建一支特战分队,提前潜入城里,里应外合。"说完意味深长地看了小芳一眼,"这丫头医术不错,你配合治疗,尽快归队!"
李云飞走后,小芳给卫国换了药。当揭开腹部的绷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