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增啊,你再待会吧。~卡+卡*小¢说*网_ !更,新\最_全?”春兰对着国增道:“你们都在这待会再走。”
一旁的文信,瞥了媳妇一眼,又看着国增:“国增,你也带着刘旭,快跟着秀峦回去吧。国增,秀峦心眼里不痛快,这几天,你可得多上上心。”
“我知道,爸。”国增道,又看了看妈:“妈,我就先回去了。”
“唉,走吧,你们都有自己的家了,不管这个家了,要回就回吧。”春兰也不再勉强。
“怎么会不管呢?”国增笑着道:“明天一早,我就过来,明天不还得去上坟嘛,我早点过来。”
待到国增一家走后,原本热热闹闹的房子,顿时冷清下来,又剩下文信和春兰老两口了。
“你啊,你是一点都不懂事啊,一点都没人情味。秀峦心里难受,你还不让国增早点回去,你真是白活这些年了。”文信对着媳妇道。
“我怎么没人情味了?”春兰道:“就过年这一天,我还不能让儿子,孙子们多在这待会?谁愿意守着你过年啊?大过年的,哪里那么多的痛快不痛快?”
“唉。”文信无奈,掏出烟卷来卷烟。
“要抽,出去抽。”春兰道:“别弄的我这屋里,都是烟味。”
文信起身,朝着屋外走去,他现在心里,最担心的,就是秀峦了。虽然秀峦是个儿媳妇,可在文信的心里,他当亲闺女对待。
别人家过年,都是老的少的,欢天喜地的在爸妈家,一起吃饺子。?3/8+看+书-网¢ \无.错_内-容?等到吃完了饺子,再吃年夜饭。但对于文信家来说,除了这顿形式上,不能少的饺子外,哪里还有什么年夜饭?
以前穷的时候,文信和春兰,以及国增,国长,金双,这一家五口,能吃顿饺子就不错了,根本就没有年夜饭。做年夜饭不得需要钱啊?即便是有了钱,春兰也不会做啊。即便是会做,她也懒得做啊。所以刘家过年的传统,从文信这代人身上起,在他从小到大的记忆中,就没有年夜饭这一说。
但国长一家就不一样了,国长原本就是厨师出身,而媳妇程广仙,既是一个喜欢吃喝,又是一个,看重仪式感的人,过年不光要吃饺子,还要有顿像模像样的年夜饭。
自打进了腊月二十几,国长就从天津的军粮城回来了,在程广仙的督促下,临近过年的这几天,国长便开始在厨房忙乎,炸鱼,炖鱼,炸丸子,炖肉,炖排骨,把过年这几天,饭桌上要上的硬菜,全都准备了出来。
一家四口回了家,国长又自己端着簸箕,在院子外的各处,烧了烧纸,把刚才在爸妈家的烧纸程序,又在自己家重复了一遍。接着,国长又回到了屋里,开始忙乎年夜饭,程广仙帮着打下手。由于大多数菜,都是提前准备好的,没一会的工夫,一桌八个菜的年夜饭,大鱼大肉等吃食,便全都端上桌了。′j\i¨n+g¨w_u\h·o,t¨e~l′.?c?o\m*
国长一家四口,看着电视里的春节联欢晚会,吃着年夜饭,刘彤和刘路二人,一边吃着大块的排骨,一边喝着可口可乐、汇源果汁等饮料。
“来来来,彤彤,路路,国长。”程广仙举起杯中的饮料:“新年快乐,祝福新的一年,咱们家发大财,祝你们两个孩子,健健康康,快快乐乐。”
“来,新年快乐,健康平安。”国长也端起可乐,随声附和。
两个人孩子自然是喜气洋洋,刘路的腮帮子鼓鼓的,嘴里嚼着一大块肉:“干杯。”
刘彤也举着杯子,抿了抿杯子里的可乐。
“你说,你爸妈家,怎么不吃年夜饭呢?”程广仙老生常谈:“谁家过年,不吃年夜饭啊?吃顿饺子,就算完事了?”
“哎呀。”国长吃着菜:“没这个传统呢,哪像是你小时候,先吃年夜饭,再吃饺子。我们家,就一顿饺子完事。有时候,吃饺子的面,还是跟别人家借的呢。”
“今非昔比啦,国长,你可得谢谢我。”程广仙洋洋得意,更是扬眉吐气。
“谢谢你?”国长不解。
“对啊,你娶了我,我给你带来了好运和财运,改变了你家的传统。”程广仙笑着道:“让你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那是,那是。”国长笑呵呵的道:“你知道这日子怎么过,人该怎么活,要不是你,我连过年,都不知道吃年夜饭呢。”
“哈哈,那咱再干一个?”程广仙举起了杯子。
“干一个。”国长也顺势,举起了杯子。
“还有我。”刘路也举起了杯子,将杯里的可乐,一饮而尽。
“我跟你们两个说,一会吃完了年夜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