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78小说网 > 碎星阁 > 第211章 番外:千里舆图

第211章 番外:千里舆图

那时节满街的商户都在骂新法是瞎折腾,唯有他带着算盘钻进市易务的门,把商会三代攒下的田契铺子全押作了试点保证金。

最险的是那年冬天,他当着一众官员的面拍桌子:"新法行,商路通;商路通,国本固!"

这话传到旧党耳朵里,气得韩琦府上的幕僚把茶盏都摔了。

可谁也没料到,王安石的门生、发运使薛向真就递了橄榄枝。

咱们先是拿了西北边军粮草的批文,绕过旧党控制的转运司,把粮车直接开进了秦州军营。

接着市易务的百万贯贷款下来时,账房先生数银子的手都在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那钱全被知易买了骡子、修了仓库,从汴京到秦州的官道驿站,咱们的粮队能优先换马,原本半个月的路程,现在七天就能跑个来回。`狐¢恋*闻-茓` ¢更/新′蕞¢全?

那日我去查看新修的粮仓,见着小厮们正往麻袋上印 "均输法试点" 的朱砂戳。

墙角堆着薛向送来的文书,纸页上还留着火漆印的余温。

可转头望见窗外,永丰商会的人正往码头搬石头,他们在旧党撑腰下砌了新闸口,闸板上刻着的兽头狰狞得很。

此刻我正坐在青峰商会主账房的梨花木椅上,指尖划过账册上陈知易的血痕。

那是熙宁初年暮春,他刚从中书门下领回西北边军的粮草批文,却在自家粮栈后门遭了暗算。

刺客用的是西夏狼卫惯用的三棱箭,箭头淬着见血封喉的毒,就像当年旧党泼向我们的脏水,阴毒得防不胜防。

记得那天我正在晒场督工,听见前院传来惨叫时,陈知易已经靠着粮囤滑坐下去,手里还攥着半张市易务的贷款文书。

血珠顺着箭杆往下滴,在他新做的湖蓝棉袍上晕开暗红的花,倒让我想起幼时和他去看汴河灯船,水面上炸开的烟花也是这般颜色。

商会的老人都劝我暂避风头,又说女子掌事于理不合,可我摸着他腰间那枚 "均输法试点" 的铜印,忽然想起他常说的话。

"漕运的船要是怕浪,干脆拆了当柴烧。"

接掌商会的头三个月,我把自己关在账房里,对着满墙的漕运图发呆。

陈知易生前谈妥的西北粮草生意刚有起色,旧党就撺掇御史台参奏我们 "与新党勾结牟利",市易务的贷款也卡了壳。

直到那天夜里,我翻出他藏在算盘底下的密信,才知道他早跟碎星阁的暗桩有往来。

信里画着西夏粮道的布防图,旁边批着 "借新法船运,可破旧党封锁"。

我连夜修书给发运使薛向,用商会在秦州的三个粮仓作押,换来了十艘挂着禁军旗号的漕船。

那年冬天,旧党控制的陕西转运司扣了我们运往边关的粮草,我带着女眷扮成进香的香客,坐着乌篷船闯过三道关卡。

守关的校尉见我一个女子竟敢单枪匹马,拍着刀柄笑问:"俞掌事就不怕掉河里喂鱼,你这女子当真不逊男儿。"

我掀开轿帘,把薛向亲批的文书往他面前一递,文书边角还留着陈知易的指印。

后来那十艘粮船披着雪夜过闸时,我站在船头看闸官们手忙脚乱地搬开拦船的铁链,忽然明白陈知易为何总说汴河的水最懂屈伸。

该绕弯时绕弯,该冲闸时就得拿出撞破南墙的狠劲。

如今商会的 "青峰谷" 旗幡又插满了汴河码头,新修的粮仓能囤十万石粟米,连碎星阁的密探都常来账房喝茶。

昨夜我对着陈知易的灵位摆上他最爱吃的蜜饯,忽听得前院传来算盘响,是新来的账房先生南宫远在核计市易务的新贷款。

烛光映着灵位上的字,恍惚间又看见他当年跪在中书门下的模样,只是如今这汴河的浪头,终是由我这女子掌着舵了。

汴河上的风是越刮越烈,西北那片戈壁滩,便成了商会新的活路。

熙宁三年深秋,威远镖局的旗子在陇西城头晃悠时,我正对着账册算他们的亏空。

旧党将领郭逵一倒,镖局背后的陇西李氏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三百镖师的薪饷都快发不出了。

陈知易生前最看重这笔买卖,他临终前攥着我的手说:"堂姐,威远镖局的镖路,就是咱们插进西北的刀。"

我咬牙应下,用半价赎买的法子接了他们的烂摊子,还替他们还清了一屁股债。

改组那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