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78小说网 > 在时光里聆听巴蜀回响 > 第102章 探寻中共中央西南局的历史征程

第102章 探寻中共中央西南局的历史征程

材料匮乏等问题,如同一座座大山横亘在建设者面前。

但西南局领导下的广大建设者们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关。1950年6月15日,成渝铁路在重庆开工,邓小平致辞:修建成渝铁路,军队打头阵。由西南军区直属部队组成的军工筑路第一总队从贺龙手中接过“开路先锋”旗帜,立即开赴重庆九龙坡、油溪等地,拉开了修筑成渝铁路的大幕。西南军区又从川东、川南、川北、川西和西康各军区抽调3万多人组成5个军工筑路总队,人民子弟兵一手拿镐一手拿枪,既保证了施工进度又保证了施工安全。开工不久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各军工筑路队相继归建,西南军政委员会立即动员组织10万民工接替部队继续修建成渝铁路。1952年7月1日,成渝铁路终于建成通车,这是我国西南地区第一条铁路干线,也是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为拉动川渝甚至西南地区经济恢复发展的巨大动力,它的建成拉开了新中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序幕。廖井丹作为西南局宣传部副部长兼重庆《新华日报》社社长,通过报纸大力宣传成渝铁路建设的意义和建设者们的英勇事迹,鼓舞了士气,凝聚了人心。

除了成渝铁路,狮子滩发电站的建成也为西南地区的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能源支持。西南局还积极推动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通过土地改革,使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西南地区的经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后续的工业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文化教育,传承火种

西南局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高度重视文化教育事业的建设。在教育方面,积极推动教育改革,新建和扩建了许多学校,普及基础教育。他们重视培养人才,尤其是少数民族人才,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和学校,为西南地区培养了大批急需的专业人才。廖志高在任职期间,积极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为提升当地民众文化素质贡献力量。

在文化方面,西南局积极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他们鼓励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创作反映人民群众生活和革命斗争的优秀作品。组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廖井丹充分发挥宣传工作优势,组织文艺工作者创作了一系列鼓舞人心的作品,丰富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西南局还注重保护和传承西南地区的传统文化,对一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进行了抢救和保护,让这些文化瑰宝得以传承和发扬。\5·4^看/书? /最-新/章·节¨更¢新+快`

在新闻宣传方面,西南局充分发挥舆论的引导作用,创办了《西南日报》等重要报刊,及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报道西南地区的建设成就,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心和斗志。1952年8月5日,时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的邓小平为《重庆日报》亲题报头并题词祝贺,其贺词“发展生产,交流城乡,是城市工作的中心任务。祝贺重庆日报创刊”成为《重庆日报》办报以来的重要指导思想,为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重庆全面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中共中央西南局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全力支持抗美援朝运动。以邓小平、贺龙为领导的中共中央西南局,先后主持召开西南局委员会第四次会议、西南军政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等,决定在西南地区开展抗美援朝运动。运动首先在广大工人、学生、妇女、工商界人士及各民主党派和宗教界人士中掀起,接着普及到农村。邓小平要求“在运动展开以后,应适时地领导人民将高涨的抗美援朝情绪,转入加紧生产、加紧学习和经常的业务中去,使之成为推动实际工作的力量”,抗美援朝运动被提到西南地区各项工作安排的第一位。

西南局组织调遣部队入朝参战,第10军、11军、12军、15军、16军、50军等6个军分批奔赴抗美援朝战场。这些英勇的战士们,带着西南地区人民的期望和重托,在异国他乡浴血奋战。他们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用生命和鲜血扞卫了祖国的尊严和人民的安全。在上甘岭战役中,15军的战士们与敌人进行了殊死搏斗,坚守阵地,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涌现出了黄继光等一大批英雄人物,他们的事迹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

除了派出部队,西南局还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捐献飞机大炮活动。至1951年11月,西南全区城市中80%的人口和农村60%左右的人口都参加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3000多万人参加了抗美援朝示威游行,有45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