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了许多,“这众山之主的位置,该是你的。“
阿尼玛卿和冈仁波齐也点头同意。从此,墨尔多成了“东方神山之主“,他的白神鹿化作河谷里的白鹿群,他的佩刀变成了陡峭的山脊,他的红缨帽化作山顶的积雪,永远提醒着人们:真正的威严,不在于有多高,而在于能守护多少生命。
神鹿的足迹:雪线上下的生命馈赠
丹巴中路藏寨的罗布大叔,至今记得十岁那年与神鹿的相遇。那是个暴雨倾盆的夏日,他跟着父亲去后山采松茸,突然听到轰隆声从山顶传来——山洪顺着山沟涌下来了。父子俩慌不择路,躲到一块突出的岩石上,眼看着浑浊的洪水越来越近,连呼救的力气都没有了。
就在这时,一道白影从雾里窜了出来。那是一只比牦牛还壮的白鹿,鹿角上挂着晶莹的水珠,眼睛像两盏明灯。它用头轻轻蹭了蹭罗布的手,然后转身往山顶跑,跑几步就回头张望,像是在引路。父子俩来不及多想,跟着白鹿在湿滑的山路上奔跑,就在洪水淹没他们刚才藏身的岩石时,白鹿把他们引进了一个隐蔽的山洞。
“那山洞里全是鹿毛,“罗布大叔现在说起这事,皱纹里还藏着激动,“洞口的石头上有蹄子踩出的凹痕,深浅都一样,肯定是墨尔多的神鹿。¢1¢5!8?t+x`t*.-c?o¢m¨我们在洞里待了一夜,第二天出来一看,山洪退了,地上的脚印只有我们和鹿的,连雨都没淋着。“
在墨尔多神山,神鹿的馈赠无处不在。海拔三千米以下的河谷地带,是嘉绒人的粮仓。这里的青稞比别处饱满,麦芒上总挂着一层薄薄的白霜——老人们说,那是神鹿的唾沫,能让青稞耐旱;苹果树上的果子又甜又脆,果核里的种子总是双数,像是被精心挑选过;就连河边的石头,都长得圆润光滑,刚好能用来垒砌碉楼的墙角。
每年播种前,藏民们会带着酥油和青稞酒来到山脚下的“神鹿坪“。男人们用石头堆起玛尼堆,女人们把酥油涂在玛尼堆的石头上,孩子们则撒出一把把青稞。老喇嘛会念起《墨尔多神山颂》:“神鹿踏过的土地,长出黄金的穗子;神泉流过的河谷,开出吉祥的花朵。我们种下种子,就像种下对神山的承诺。“
海拔四千米的森林是虫草和松茸的天堂。每年五月,挖虫草的季节一到,男人们就会穿上最厚的藏袍,背着竹篓上山。他们走得很慢,脚步轻得像猫,怕惊动了山神。发现虫草时,不会立刻动手,而是先在周围插上三根红绳,然后跪下磕三个头,嘴里念着:“借山神的东西,用完会还。“
“虫草是神鹿的汗毛变的,“挖了三十年虫草的卓玛大姐说,她的指甲缝里还留着泥土的痕迹,“每根虫草下面都有一颗鹿心石,你要是贪心挖多了,石头发烫,会把你的手烧伤。“她的右手食指上确实有块浅褐色的疤痕,说是年轻时不懂规矩,一天挖了十七根虫草,石头烫出来的。从那以后,她每次只挖够家里吃的,剩下的留给后来人。
最神秘的馈赠藏在海拔五千米以上的雪线。那里终年积雪,只有最勇敢的采药人敢上去。传说雪莲花是墨尔多战神的铠甲碎片变的,能治百病,但采花必须遵守三个规矩:只能采完全开放的,留下花骨朵;采的时候要带一块石头,放在雪莲生长的地方,算是给山神的补偿;下山时不能回头,不然会被风雪困住。
丹巴县医院的老中医王大夫,年轻时曾跟着藏民上过雪线。他说自己亲眼见过成片的雪莲花,在雪地里像燃烧的火焰。“我们一行五个人,每个人只采了一朵,“他放下手里的药材,眼神变得悠远,“下山的时候,向导突然让我们停下,说听到了鹿叫声。果然,雪坡上有一群白鹿,最大的那只鹿角上,好像还挂着经幡。“
碉楼与经幡:凡人的守护之约
在墨尔多神山脚下,最醒目的不是雪峰,而是那些像竹笋一样拔地而起的碉楼。嘉绒人说,这些碉楼是照着墨尔多的佩刀样子建的,棱角必须对准雪山的方向,这样才能得到山神的庇护。
丹巴梭坡的碉楼群里,有一座八角碉楼最特别。它的八个角上都刻着神鹿的图案,每层楼的窗口都挂着五彩经幡,连垒墙的石头都比别处整齐。当地传说,这座碉楼是最早的嘉绒人为感谢墨尔多而建的,却建了三次都塌了。
第一次塌是因为石头没选好,用了河谷里的鹅卵石,风一吹就滚下来了;第二次塌是因为垒石时没念咒语,老人们说石头“不开心“;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