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拐弯处划出两道血红的弧线。
回到金属箱前,秦越正用密封袋收集芯片残骸。"自毁装置触发得太精准了。"她的镜片反射着警车的霓虹灯光,"除非有人在五百米范围内遥控。"
林涛的手机再次震动。这次是王志明的来电,背景音嘈杂得像是在某个施工现场。"林涛,你查的杨振档案有问题。"老刑警的声音罕见地紧绷,"1992年的死亡证明是伪造的,但系统里1995年还有他的处方记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雨声突然变得遥远。林涛的视线落在金属箱内侧——那里用利器刻着一行小字:"好警察应该先查查自己的枪"。字迹和银杏叶背面的笑脸如出一辙。
"王志明,"林涛的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当年经手杨振案的法医是谁?"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秦明远。"王志明咳嗽了一声,"秦越的父亲。"
雨水顺着秦越的发梢滴在解剖刀上,碎成无数个微型镜子。她的表情在雨中模糊不清,但握刀的手稳如磐石。
"回市局。"林涛挂断电话,靴子碾过那片写着陆文渊名字的镜面碎片,"我需要看完整的'镜面计划'档案。"
档案室的门轴发出垂死的呻吟。林涛的警徽擦过门把手,沾上一层薄薄的灰尘。秦越的紫外灯扫过书架,停在一排贴着"特殊精神现象研究"标签的档案盒上。
"1991到1992年间的记录不见了。"她的解剖刀挑起空荡荡的文件夹,内侧残留着被暴力撕扯的痕迹,"但装订孔显示原本至少有三百页。"
林涛的指尖擦过书架背面,摸到一块略微凸起的区域。用力按压后,暗格弹开,露出一个牛皮纸信封。信封上的火漆印已经破损,但还能辨认出圣心疗养院的徽章。
"陆文渊的私人印章。"秦越的镊子夹起信封,紫外灯下浮现出指纹的荧光轮廓,"右手拇指,但小指关节的纹路缺失——和杨振的残指特征吻合。"
信封里是一沓发黄的照片。最上面那张显示年轻的陆文渊站在实验室里,身旁是个戴眼镜的瘦高男子——右手小指明显缺了第一节。照片背面写着:"1991年6月,与杨振进行7号实验体首次dbs植入"。
"看这个。"林涛抽出第二张照片。同样的实验室,但这次杨振单独站在7号病床前,床上绑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令人毛骨悚然的是,男孩和杨振的侧脸轮廓几乎一模一样,只是年龄不同。
秦越的解剖刀指向照片角落的镜子。镜中反射出一个意想不到的细节:杨振的白大褂口袋里露出半截钢笔,笔帽上的刻痕与陆铭画作中反复出现的螺旋纹完全一致。
"笔迹模仿。"林涛的太阳穴突突跳动,"如果杨振能模仿陆文渊的签名..."
"那么陆文渊死后,谁在继续'镜面计划'?"秦越的紫外灯移向第三张照片。这次是7号实验体的脑部扫描图,额叶部位的阴影比x光片上的更大。图片下方的备注写着:"1992年1月,投射成功率98%,建议终止实验。签名:陆文渊"。但签名上方有行被涂掉的小字,紫外灯下显现为:"他正在成为完美的镜子"。
林涛的手机突然亮起。法证科发来的邮件显示,张薇公寓浴室镜面上的口红字迹与疗养院病历上的红笔批注,墨水成分完全一致——都是1991年生产的特殊配方,早已停产。
"完美证据。"林涛的指甲掐进照片边缘,"太完美了。"
秦越的解剖刀突然指向档案室角落。林涛的枪口瞬间转向,但只看见一只老鼠窜过。然而紫外灯照出了更多东西——地板上有一串新鲜的鞋印,41码运动鞋,右脚跟磨损严重。
"他来过这里。"林涛的警徽擦过鞋印边缘,沾上几粒蓝紫色晶体,"就在我们到达前半小时。"
鞋印消失在通风管道口。秦越的解剖刀撬开格栅,里面卡着一片蓝紫色画布纤维,还有半片断裂的指甲——边缘参差不齐,像是被咬断的。
"dna比对至少需要12小时。"秦越将样本装入密封袋,"但甲床上的纵向纹路显示,主人长期服用锂盐。"
林涛的耳鸣突然变成高频蜂鸣。恍惚间他看见审讯室里的陆铭,那个艺术家左手小指无意识地敲打桌面——节奏与王志明办公室的老式座钟完全一致。当时他以为那是焦虑的表现,现在想来,那更像是某种条件反射的训练痕迹。
"陆铭的用药记录。"林涛的声音嘶哑,"我需要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