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2月15日 09:00 威斯敏斯特宫
伦敦的天空低垂如铅,泰晤士河上飘着薄雾。·删!八/墈_书!徃. -已*发~布-蕞/薪\章·洁¢亲王站在威斯敏斯特大厅的廊柱旁,看着晨光透过古老的彩绘玻璃,在乔治六世的灵柩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灵柩覆盖着王旗,上面摆放着帝国王冠、权杖和宝球,在烛光中闪烁着冰冷的光芒。
"他看起来像是睡着了,不是吗?"
亲王转身,看见玛丽王太后站在身后。八十五岁的老太后一身黑衣,珍珠项链是唯一的装饰。她的背脊依然挺首,但亲王注意到她握着念珠的手指在微微颤抖。
"母亲..."
老太后摇摇头,目光落在灵柩上:"我送走了丈夫,现在又送走儿子。"她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维多利亚女王说得对,做王室的寡妇是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事。"
远处传来军靴踏在大理石上的声响。皇家近卫团正在换岗,枪托撞击地面的声音在空旷的大厅里回荡。!微¨趣.晓\说_蛧^ ′吾*错/内′容·
14:00 威斯敏斯特教堂
葬礼钟声敲响时,亲王站在王室队列的首位,右手牵着穿黑衣的小爱德华。男孩紧紧攥着他的手指,眼睛瞪得大大的,看着十六名近卫军将灵柩缓缓抬入教堂。
"爸爸,为什么这么多人哭?"爱德华小声问,"伯伯不是去天堂了吗?"
亲王喉咙发紧,无法回答。他看见前排的伊丽莎白公主——现在是女王了——挺首腰背坐着,面纱后的表情坚如磐石。而玛格丽特公主的泪水己经浸透了黑纱。
管风琴奏响《与我同在》的旋律时,亲王想起了1936年乔治六世的加冕典礼。那时的哥哥多么年轻啊,戴着沉重的圣爱德华王冠,眼中闪烁着不安与决心。如今,那顶王冠就放在灵柩上,宝石在烛光中冷漠地闪烁。
18:30 白金汉宫
夜幕降临,宫殿里的水晶吊灯全部点亮,却驱不散笼罩在每个角落的哀伤。.白\马_书-院_ !首+发*亲王站在窗前,看着外面聚集的民众。有人点燃蜡烛,有人放下鲜花,一个小女孩在母亲的怀里举着乔治六世的照片。
"喝一杯吧。"
丘吉尔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老首相端着两杯威士忌走来,眼睛红肿,领带歪斜。他看起来一夜之间老了十岁。
"他最后那天..."亲王接过酒杯,声音嘶哑,"跟我说了很多...关于查尔斯...关于英联邦...关于伊丽莎白、玛丽王太后……还有爱德华”
丘吉尔一口饮尽杯中酒:"我知道。他把修改过的演讲稿也给了我。"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折叠的纸,"看最后一段。"
亲王展开纸张,在乔治六世熟悉的笔迹下读到:"英联邦不是靠武力维系,而是靠共同的理想与相互尊重..."
"他早就看明白了。"丘吉尔又倒了一杯酒,"我们这些老顽固却还抱着帝国梦不放。"
22:00 首相府私人书房
雪茄烟雾在书房里弥漫,酒瓶己经空了一半。丘吉尔瘫坐在皮沙发上,领口敞开,露出里面的旧背心。
"1936年他继承王位时,"老首相盯着天花板,"来找我咨询。紧张得结结巴巴,说'丘吉尔先生,我...我从来没准备要当国王'。"他模仿着乔治六世的口吃,突然哽咽,"上帝啊,他克服了多少..."
亲王手中的酒杯突然滑落,威士忌在地毯上洇开一片深色。十六年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哥哥在战时演讲时紧绷的下颌,在诺曼底登陆前夜独自祈祷的背影,在得知希特勒死讯时那声如释重负的叹息...
"他不该走得这么早..."亲王的声音支离破碎,"他才五十六岁...他..."
积压多日的悲痛终于决堤。亲王弯下腰,像个孩子般嚎啕大哭。丘吉尔笨拙地搂住他的肩膀,泪水滴在对方的军装上。
"哭吧,孩子。"老首相的声音前所未有地温柔,"为国王哭,为哥哥哭,为这个该死的时代哭。"
窗外,伦敦塔桥的灯光倒映在泰晤士河上,随波摇曳如同破碎的梦境。远处的大本钟敲响午夜钟声,每一声都像锤子敲在心上。
“温斯顿,我没有哥哥了!”
次日清晨 06:00 白金汉宫花园
黎明前的花园笼罩在薄雾中。亲王独自站在玫瑰丛旁,手里攥着那枚家族怀表。表盖内侧新刻了一行字:"致路易斯——时间是最珍贵的礼物。乔治R"
身后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