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78小说网 > 英伦亲王 > 第114章 最后的告别

第114章 最后的告别

声地落在泥泞中。

“我们是挚友吗,乔治?”

“当然了,内维尔!!!”

亲王终于无法忍住内心的悲伤,嚎啕大哭起来。

“那就好,你和温斯顿让我不在那么孤独,永别了,我的朋友们”

随着哭声,是瘫软的身体……

“乔治我又能说出那句话了,I believe it is peace for our time.”(我相信,这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和平。)

我这个绥靖者会被如何评价呢?乔治,我现在不安极了,我该怎么办。

…….

两个旧时代的老人完成了最后的告别

---

11月12日 11:00 威斯敏斯特教堂

铅灰色的云层压着议会大厦的尖顶,两千名哀悼者的黑伞在教堂广场上连成一片移动的暗礁。乔治亲王站在王室队列中,听见身后传来压抑的抽泣——那是理查德·奥斯汀,1938年跟随张伯伦去慕尼黑的私人秘书,如今己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手中紧攥着当年那本著名的红色文件袋。

女王在胸前别着张伯伦夫人送来的白玫瑰,花瓣上还带着伯明翰温室特有的潮湿气息。爱德华不安地扭动着,小手紧攥着亲王的大拇指:"为什么丘吉尔爷爷在哭?首相不是应该很勇敢吗?"

老首相站在前排,宽厚的肩膀不受控制地抖动着。他手中的不是惯常的哈瓦那雪茄,而是一张泛黄的纸条——1939年5月10日,张伯伦被迫辞职时亲手交给他的:"温斯顿,现在轮到你来拯救英格兰了。愿上帝保佑你比我做得更好。"

当管风琴奏响《与我同在》的瞬间,亲王看见覆盖着米字旗的棺木上的白花圈微微颤动。那是用张伯伦毕生培育的"和平玫瑰"编织的,花瓣上还沾着今晨赫特福德郡的露水,像极了1938年9月30日他从慕尼黑带回的那朵小花上的雨滴。

---

15:00 葬礼后 唐宁街10号

首相书房里,陈年威士忌在水晶杯中泛着琥珀色的光晕。丘吉尔站在窗前,雨水在玻璃上蜿蜒如泪痕:"1936年阿比西尼亚危机,他是唯一支持我重整军备的内阁成员...唯一一个..."

乔治亲王转动着酒杯,冰块碰撞声让他想起牛津时代的划桨声,想起查威尔河上回荡的号子:"1929年大选失败那晚,他在这个房间对我说'帝国的命运不在乎哪个党执政,而在乎掌舵者是否记得星辰的位置'。"

两人沉默地看着壁炉上那张银框照片——1937年帝国会议,张伯伦站在乔治六世右侧,亲王在左侧,三人背后是巨大的米字旗,旗面上每一道褶皱都清晰可见。如今照片里的人大多己随风而逝。

"他最后..."丘吉尔突然哽住,粗壮的手指抚过相框玻璃,在上面留下模糊的指纹,"问了什么?"

"他问兄长是否原谅了他。"亲王望向窗外的雨,雨水在唐宁街的石板上汇成细流,"我说陛下认为他是最正首的首相,是在黑夜中举着火把的守夜人。"

老首相的眼泪终于落下,滴在张伯伦常坐的那把绿皮椅上,渗入皮革的纹理:"该死的!他明明知道...知道我们所有人都..."他的声音破碎在十一月潮湿的空气里。

书桌上的镀金座钟敲响西点,钟声淹没了未尽的话语。亲王从内袋取出一个烫金小信封:"内维尔让我在他...之后转交给你。"

丘吉尔颤抖着拆开,里面是一片风干的玫瑰花瓣,背面用颤抖的字迹写着:"这次真的'和平在我们时代'了,老朋友。请偶尔看看那些玫瑰——它们比政治更懂得如何绽放。"

他执信的手猛地收紧,指节泛白,喉间一声几不可闻的哽咽,额前白丝垂落,遮住了眼底水光,只余语声低哑如蒙尘古弦。

---

18:00 白金汉宫露台

雨后的夕阳将云层染成紫红色,如同打翻的葡萄酒浸透了羊皮纸。爱德华趴在汉白玉栏杆上,看着最后一辆灵车驶出视野:"张伯伦爷爷去天堂了吗?他会见到大伯吗?"

亲王将手放在孩子肩上,透过呢子制服感受到温热的脉搏:"他去见你大伯了,带着所有问题的答案,带着我们终将明白的真相。"

女王默默递来一张电报纸——加拿大总理圣劳伦特的唁电,末尾用法语写着:"正首者的灵魂永驻枫叶之间,如同露珠永驻玫瑰花瓣。"

暮色中,白金汉宫的铁栅栏外,民众自发摆放的白玫瑰在晚风里轻轻摇曳。亲王想起193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