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徽章上停顿片刻:“勋爵,欢迎加入德意志主导的新秩序。”
《柏林和约》的条款像一把精心打磨的双刃剑,既刺穿了英国的殖民霸权,又为双方留下了喘息的空间
1、英国正式承认阿拉伯联盟独立,将波斯湾北部油田永久割让给德国,支付6亿帝国马克赔偿
2、英国军队需在5月1日前撤出美索不达米亚,将石油勘探权让渡给德国帝国石油公司
3、德国舰队获波斯湾永久驻军权,英国需将亚丁湾海军基地租借给德国99年,年租金1马克
4、德国承诺不干涉英国在埃及和苏伊士运河的利益,必要时需配合英国进行联合海军封锁
5、英国商船需悬挂德国批准的识别标志才能进入波斯湾
6、英国王室须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为阿尔尼姆中校举行国葬,乔治五世必须出席。
7、英德建立非交战国盟友关系,英国在中东配合德国政策,德国向英国提供波斯湾原油15%的份额
当达林顿勋爵走出明镜大厅时,柏林的朝阳正将勃兰登堡门染成血色。
广场上的民众高呼着德意志万岁!
王宫的钟楼突然敲响,报时声中夹杂着莱茵黄金号船钟的悲鸣,那是里宾特洛甫特意让人安装的,每一次敲响都在提醒英国人这个屈辱的时刻。
伦敦白金汉宫的密室里,乔治五世用银质裁纸刀打开柏林送来的和约文本,刀刃在国葬条款上停顿良久,珍珠柄上的皇家纹章反射着烛火,仿佛在流泪。
“他们竟敢要求朕为一个德国军官举行国葬?威廉这个兔崽子怎么敢的!”国王将文件摔在桌上,翡翠烟灰缸被震落在地,摔得粉碎。
首相劳合·乔治默默捡起碎片:“陛下,我们需要德国的石油来镇压印度的暴动……国葬只是形式,保住埃及和苏伊士运河才是根本。”
威廉三世的马车碾过菩提树下大街的鹅卵石路面,车轮卷起的矢车菊花瓣落在皇帝制服的铁十字勋章上。
“陛下。”兴登堡元帅的金属拐杖敲击着车厢地板,“施特雷泽曼总理急电,英国己同意从巴士拉撤军,阿拉伯联盟主席阿卜杜拉将亲自前往柏林签署德阿同盟条约。”
“告诉总理,他做得很好。”威廉三世的声音透过天鹅绒窗帘传出,“让里宾特洛甫邀请英国,我国海军将在波斯湾和亚历山大港与他们进行联合演习,威慑埃及……打一棒子,给一甜枣。”
他突然掀起窗帘,举起右手向民众致意,戒指上的帝国鹰徽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街道两旁的民众爆发出整齐的口号:“天佑陛下!天佑德意志!”
威廉三世看着欢呼的人群,眼中闪过一丝冷光。
他知道,这份和约只是暂时的平衡,英国不会善罢甘休,德国的复兴还需要更多时间。
但此刻,他必须让民众相信胜利,让军队相信未来,让敌人不敢轻举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