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堂出来,看到几个泥瓦匠正在盖新的房子,是给那些无家可归的人住的。
房子不豪华,但很结实,窗户也大,采光很好。
工头见黄宁过来,放下手里的活计,“将军,这一批能盖十间,下个月就能住人了。”
黄宁走到屋里看了看,地面铺了青砖,墙壁也刷得很平整,“不错,再在院子里种些菜,让他们能自己种点吃的。”
工头连连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已经留好了菜地的位置。”
路过市集,看到那个卖糖人的摊主生意很好,围着不少孩子。
他的糖人做得越来越精致了,不光有小动物,还有读书的先生、种地的农夫,活灵活现的。
摊主看到黄宁,热情地招呼,“将军,要不要来个新做的糖将军?”
黄宁笑着摆摆手,“不了,给孩子们做吧,看他们多喜欢。”
一个孩子举着刚买的糖人跑过来,不小心撞到了黄宁腿上,吓了一跳,连忙道歉。
黄宁摸了摸他的头,“没关系,慢点跑,别摔着。”
孩子眨了眨眼,把手里的糖人递过来,“将军,给你吃。”
黄宁摇摇头,“你自己吃吧,好好读书,将来做个有用的人。”
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拿着糖人高兴地跑开了。
回到府里,黄巢正在等他,桌上摆着几样简单的菜,还有一壶酒。-x~i*a-o¨s?h_u·o?h¨u′n*.\c*o!m?
“今天巡城怎么样?”黄巢给黄宁倒了杯酒。
黄宁喝了一口,“挺好的,大家都很努力,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黄巢笑了,“这都是你的功劳,你把方方面面都想到了,比我细心多了。”
黄宁摇摇头,“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光靠我一个人,什么也做不成。”
两人边吃边聊,说着城里的新鲜事,说着将来的打算,不知不觉就到了深夜。
“时候不早了,你早点休息吧。”黄巢起身,“明天还要早起呢。”
黄宁点点头,送黄巢到门口。
月光洒在院子里,地上像铺了一层银霜。
黄宁站了一会儿,想起母亲留给他的玉佩,摸了摸腰间,心里暖暖的。
他想,母亲要是能看到现在的景象,一定很开心。
第二天一早,黄宁就去了军营。
士兵们正在操练,喊声震天,精神面貌比刚来时好了太多。
那个曾抱着农具的老兵见黄宁过来,连忙上前,“将军,兄弟们都练得差不多了,随时可以上阵。”
黄宁摆摆手,“现在不是打仗的时候,是建设的时候,你们的任务,是保护好百姓,帮着他们重建家园。”
老兵用力点头,“我们明白,将军,您放心吧。”
黄宁走到兵器库,看了看里面的武器,都保养得很好,锃亮如新。
库管员正在清点数目,见黄宁进来,连忙汇报,“将军,所有武器都清点好了,没有损坏和丢失。”
黄宁点点头,“很好,继续保持,不过,现在更重要的是农具,要让铁匠铺多打些农具,送到乡下去。”
库管员答道:“是,将军,我这就去通知铁匠铺。”
从军营出来,黄宁去了城外的农田。
农夫们正在插秧,绿油油的秧苗插在水里,像一片绿色的地毯。
前太守的女儿也在,正帮着一个老婆婆插秧,动作虽然不算熟练,但很认真。
黄宁走过去,也拿起一把秧苗,学着他们的样子插起来。
她看到黄宁,有些惊讶,“将军,您怎么也来了?”
黄宁笑了笑,“我也来体验一下农夫的生活,感受一下粮食的来之不易。”
老婆婆在一旁笑着说:“黄将军真是个好官,一点架子都没有。”
黄宁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只是做我该做的事。”
大家一边插秧,一边聊天,说说笑笑的,很热闹。
太阳升到头顶的时候,大家都累了,坐在田埂上休息,吃着带来的干粮。
前太守的女儿递给黄宁一块饼,“将军,尝尝这个,是我自己做的。”
黄宁接过来,咬了一口,味道很香,“很好吃,比府里的厨子做的还好吃。”
她笑了,脸颊像盛开的桃花,“您喜欢就好,我下次再给您做。”
休息了一会儿,大家又开始忙碌起来,田埂上又恢复了热闹的景象。
黄宁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充满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