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78小说网 > 在时光里聆听巴蜀回响 > 第104章 蜀道铁龙:三条铁路动脉的壮丽史诗

第104章 蜀道铁龙:三条铁路动脉的壮丽史诗

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更为中国后续电气化铁路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随着时代发展,宝成铁路又迎来复线建设与既有线改造。1993年,宝成复线建设启动,1999年12月26日,复线全线开通。期间对线路截弯取直,改善弯道半径和坡度,大量老旧桥梁、隧道加固或重建。如飞仙关取直改线,缩短线路2457.94米,取消4个小半径曲线;竹园坝 - 东坝四跨清江取直改线,缩短线路2177.58米 ,线路条件改善,列车运行速度和安全性显着提高。

3. 成昆铁路四川段:世界铁路史的巅峰之作

成昆铁路的建设堪称人类工程史上的奇迹。1958年7月开工,在历经重重波折后,于1970年7月1日正式建成通车。这条铁路四川段穿越被称为“地质博物馆”的横断山脉,滑坡、泥石流、地震等地质灾害频发,建设难度超乎想象。

大渡河上的一线天石拱桥,是世界最长的铁路大跨度空腹石拱桥。建设者们在悬崖峭壁间搭建脚手架,在没有任何现代化设备的情况下,凭借着人力和简单的工具,完成了这座宏伟的桥梁。他们在高空中作业,脚下是奔腾的大渡河,耳边是呼啸的狂风,但他们心中只有一个目标:让这座大桥屹立在大渡河上。

关村坝隧道是成昆铁路最长的隧道之一,洞内高温缺氧,施工环境恶劣。建设者们每天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十几个小时,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灰尘沾满了他们的脸庞,但他们没有一句怨言。有一位年轻的技术员小李,为了解决隧道内的通风问题,连续几天几夜不眠不休,进行研究和试验。最终,他的方案成功解决了通风难题,为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在整个成昆铁路建设过程中,约2000名建设者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平均年龄不到25岁。这些年轻的生命,将热血洒在了这片土地上,将青春献给了伟大的铁路事业。他们的墓碑沿着铁路线静静伫立,见证着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一处烈士陵园中,有一块墓碑上刻着这样一段话:“我死之后,请把我的骨灰埋在铁路旁,让我看着火车飞驰而过,这是我最大的心愿。”这段话,道出了无数建设者的心声。

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新市坝镇团结北街陵园路1号,有一处甘洛县烈士陵园 ,这里葬着29座因修建成昆铁路牺牲的烈士墓 。墓区前正中,一座13米高的纪念碑耸立,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个大字,周围石廓与凉亭环绕,无声守护着这些为铁路建设献身的英魂。

进入21世纪,国家开始谋划成昆铁路的改造工程,即成昆铁路复线。2007年10月18日,复线改造首期工程,即成昆铁路复线广昆段开工,并于2013年12月27日改造完成;2018年1月8日,成昆铁路复线成都至峨眉段改造完成;2022年12月26日,成昆铁路复线峨眉至冕宁段改造完成,全长915公里的成昆铁路复线实现全线贯通运营。2024年12月28日,成昆铁路渡口支线电气化改造工程正式开通运营 。复线设计速度提升,部分路段达160千米\/小时,线路截弯取直,新建桥梁、隧道让列车运行更高效,大幅提升运输能力,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与交流。

三、英雄群像照汗青:永不褪色的建设者传奇

在这三条铁路的建设过程中,涌现出无数感人至深的故事。有一位名叫李建国的民工,他的妻子即将临盆,但他为了不耽误工程进度,坚持留在工地。当他得知妻子生下一个健康的儿子时,他激动得泪流满面。他说:“等铁路修好了,我一定要带着儿子坐火车,告诉他,这是爸爸和叔叔们用血汗换来的。”

还有一位老工程师陈工,他患有严重的心脏病,但依然坚持在一线工作。他说:“我一生的梦想就是看到这三条铁路建成通车,就算死在工地上,我也无怨无悔。”最终,他倒在了工作岗位上,用生命诠释了对铁路事业的忠诚。

在宝成铁路建设过程中,有一支女子突击队。她们和男同志们一样,开山凿石,搬运土石方。她们的双手磨出了厚厚的茧子,肩膀被扁担压出了深深的伤痕,但她们没有一个人退缩。她们说:“男人能做到的,我们女人也能做到。”她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女性的力量,成为工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些建设者们,来自五湖四海,他们中有解放军战士、民工、工程师、技术员,还有普通的工人。他们怀揣着建设新中国的梦想,告别了家乡和亲人,来到这片艰苦的土地上。他们在荒山野岭中安营扎寨,在恶劣的环境中顽强拼搏。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的付出;他们不求功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